“地溝油哪去了?”展板前,習近平主席問介紹生活垃圾處理情況的北京市市政管委負責人。負責人回答,北京各區都建了廢棄油脂處理廠,年回收廢棄油脂10萬噸,還有70萬噸通過市場化渠道處理。總書記又問:“沒有去搞麻辣燙吧?”他說,我們在這方面加強了管理和監控。(2月26日《法制晚報》)
  這段看似簡單的對話,引發了各大媒體的報道評論。在黨的第二批群眾路線開展的如火如荼之際,主席深入群眾,關切人民群眾食品安全問題,切身實地的踐行群眾路線,我們不禁為之叫好。但同時要反思,為何日理萬機的主席要親自過問、把關。如果我們的職能部門、監管部門能做到盡善盡美、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負責任,向主席向人民主動提交滿意的答卷,總書記還會不放心嗎?顯然,監管執法部門所做還不夠,尚未“接地氣”。對食品安全還需要“出力”。
  首先是凈化市場源頭。執法部門要“多走動”,明察暗訪,蹲點市場一線,排查風險,全面掌握食品市場整體情況和突出問題。加大食品市場監督檢查力度,梳理掌握食品問題多發、易發的重點區域、重點業態、重點場所、重點單位以及重點問題,及時發現和解決突出問題。凈化市場源頭是重點,這一步抓好了,購者自然放心。
  其次是建立市場級檢測體系。即在中、大型超市、農貿市場設置檢測儀器、提供檢測方法,隨時對有關食品主要質量參數進行檢測,對可疑食品來源渠道“出生背景”進行追蹤。可由市場專職檢測人員或人民群眾開展抽檢。國家應投入一定費用開展快速檢測方法的研究,供市場快速確認質量。如此,不合格產品難以上市,也不敢上市。
  最後要增加媒體透明度。網上、電視臺、報紙應有計劃、有針對性適時報導食品檢測結果,對優質、合格產品進行表彰,引來認購者,使其受益;不合格者則曝光,讓其下架或受冷落,令其整改或停產,多方面、全方位展開關註,持之以恆。職能部門不能視媒體如猛虎,要轉變觀點,媒體報道出問題,政府部門就要去整改,去總結經驗教訓而不是一味地遮掩。
  各個執法監督部門要善於、敢於正確運用手中的權力,不定期地組織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生產經營假冒、仿冒知名品牌食品、過期食品、“三無”食品等違法行為,清除違法生產經營企業,取締“黑工廠”、“黑窩點”。
  去年食品安全事故頻發,我們要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切實建立起食品市場長效監管機制。行政部門要履好自己的職、負好自己的責,從細微處做手,做好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的“把關人”,積極地給人民交上放心的答卷。
  文/無盡沉默  (原標題:總書記關心“地溝油”,警醒了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ghspraw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