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年事已高的張銀樹(左)和張惠生希望儘早有人接班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趙映光 通訊員 曾乾普
  “背著藥箱,在田野間開方送藥;穿著白褂,在竈頭旁把脈問診……”只要提起鄉村醫生張銀樹和張惠生,汕頭市澄海區東里鎮西洋村裡人就幾乎沒有不知曉的,也沒有不佩服的。67歲的張銀樹和73歲的張惠生,從1969年開始擔任西洋村村衛生站醫生至今,已經在此整整堅守了45年,從朝氣蓬勃的青年到滿頭白髮的老者,這對最佳搭檔用青春和付出,成了西洋村和附近兩個村莊共4000多鄉親的“健康守護神”。
  半路出家扎根基層
  “其實我倆都不是科班出身,當上醫生也是很偶然的……”記者在東里鎮西洋村衛生站見到張銀樹和張惠生時,他們言談間淳樸得和當地農民毫無二致。
  據瞭解,1969年,為響應“小病不出村”的號召,年僅22歲的張銀樹和28歲的張惠生被當地群眾推選為“赤腳醫生”送去培訓,張銀樹則還肩負著籌建鄉村合作醫療站的任務。
  而在此之前,兩人除了曾有過防疫員和保健員等相關工作經驗外,對專業醫療知識的掌握幾乎為零,但那時,張銀樹和張惠生便暗暗下定了決心:一定要通過進修和自學,掌握最基本的醫療知識,為群眾看好病。
  張銀樹回憶,在合作醫療站建成後,當時的澄海隆都醫院還專門派出了一名執業醫師和一名藥劑師到醫療站裡帶著他們學習和實踐,但由於村裡“待遇差,條件太艱苦”,兩名指導員在1972年的時候先後離開了。
  此後,衛生站就一直靠“二張”這對老搭檔維持著,為了提高自己的醫療水平,張銀樹和張惠生只要一有空,便會認真翻閱各種相關的醫學書籍,和同行朋友進行交流並從實際接觸到的病例中積累治療經驗。
  月均接診近400人次
  張銀樹告訴記者,對於鄉村醫生來說,一年365天無休、不能按時吃飯、半夜爬起來出診都是司空見慣的,“附近幾個村就這麼一個衛生站,大家都在指望著你呢”。
  由於澄海區東里鎮西洋村附近的龍潭村和下南溪村均沒有設置衛生站,西洋村衛生站實際上承擔起了整個片區4000多名鄉親的小病治療責任,以及村民們的健康教育、預防接種、防疫宣傳等多個方面工作。根據村衛生站的接診記錄,記者發現,張銀樹和張惠生平均每個月要接診近400人次。
  張銀樹和張惠生兩人對於自己從事村醫工作45年來,印象最深刻的是發生於上世紀70年代的一場“苦戰”。
  原來,在1973年的時候,西洋村曾經發生過一起因農藥使用不當而導致二十餘人集體中毒事件。考慮到衛生站條件簡陋、醫療水平有限等因素,張銀樹和張惠生當即決定,兩人分頭行動——張銀樹跟隨癥狀較重的村民,出村到大的衛生站和醫院治療,而張惠生則在衛生站里負責照顧癥狀稍輕的村民。
  “集體中毒事件的處理大約持續了一個星期才算基本穩定下來”,張銀樹告訴記者,那個星期他和張惠生為了照顧村民,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但他們聽到沒有人在該事故中喪生時,覺得一切都值了。
  行醫45載急盼接班人
  張銀樹說,澄海區政府從2006年開始,每年給每個村衛生站撥1萬元補貼,由他和張惠生兩人平分,但他們兩人每年都需要從該補貼中抽出一兩千元作為衛生站的辦公費用。算下來,他和張惠生平均一個月只能夠拿到六七百元的收入。
  張銀樹深知當地農民並不富裕,於是,在這45年裡,他和張惠生在行醫時,總是千方百計為病人省錢。記者在西洋村衛生站的辦公桌上看到了一本本厚厚的接診記錄簿,記者發現“二張”的普通診金為3元、出診為8元、夜診則為4元,而每一位病人的診療費基本在10至15元之間。
  談及自己現在的願望時,張銀樹和張惠生都略顯傷感。他們年事已高,想早點退休,“現在想找一個接班的人很難”。
  對此,西洋村的村黨支部書記蔡漢坤告訴記者:“村裡打算選派一些本村有志於從事醫療事業的青年去進修學習,然後在現有的衛生站機制上做一些‘半市場化’的改革,提高村醫的待遇來吸引人才。”編輯: 王燕子  (原標題:汕頭“赤腳二張”守護4000鄉親 已在鄉村行醫45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ghspraw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